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北漂记】身怕漂泊 心怕靠岸



我努力得游走在几个画班间,这里经常有三十几岁还没考上理想美院的高手出没。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学生各个紧衣缩食,起早贪黑的跟一张张白纸较劲。这些被征服的白纸能让我们平步青云的进入美好未来。各种奇怪的人也见怪不怪的凑在一起扯淡闲侃,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和梦想,就是考进自己想进的美院。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跟风着考。我一直觉得画画是很累的事,所以当时我的懒散确实拖了后腿。我在——混!我跟自己说,无论文化课考的再不如意,也不会选择重考……那年后,大家各奔东西,仍然有人选择了重考,仍然有悲有喜……那些一起吃砂锅豆腐,吊炉烧饼的岁月永远被封存进回忆里,以至于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会想起。

大学是个很奇怪的阶段,除了那个也没什么太大用的毕业证,它基本没给我的职场生涯增添任何有效资本。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有个工作过两年的朋友问我以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我说想创业开个设计工作室。这其实是个很主流的想法,虽然显得胸无大志,但起码“创业”的字眼看上去很有不负众望的感觉。他说等我工作一段时间就不会有这想法了……当时我嗤之以鼻!……七年,换过14份设计工作,历经接单工作室、创业公司、算命公司、报社、集团公司、印刷厂、服装公司、皮包公司……在频繁的接触各类设计公司后,我变得麻木冷漠。我不抱怨这个行业的萎靡无能,因为我比它更无能。我一直很反感HR或者别人问我职业规划,因为大多数公司要得只是个能干活的工具,根本给不了我想要的。但我又不得不迫于生存压力屈从在非理想状体中,所以这个问题就很有揭我伤疤的感觉。我仔细想了想自己的职业规划,其实我还是很想跟一个好的团队,大家有一致的价值观和目标,可以努力得去完善一个项目!但在这个物欲横行,急功近利的网络时代,这种过于文艺化的团队应该还是不多的。我的麻木无感源自于我理想化追求的落空。我接触到了更多的公司、同事、项目、客户以及伪善和虚浮,我看到了更多人的奸诈和肤浅,也看到了更多前仆后继的理想在现实中渐行渐远。没有愤怒后的拍案而起,没有被世俗打磨后的卧薪藏胆,没有励志教材里的厚积薄发。即使有,也不会有人记住。在流动性达到百万人口的城市,谁会在乎你?那些纸醉金迷的人渣你也不必咒骂,你奋斗的目标不就是他们吗?

还有很多朋友会问我为什么不自己单干设计公司?我有一大把的理由反驳他们的疑问。树立自己不这么做是如何正确和深思熟虑的效果!第一我确实有能力缺陷,不适合做管理者。其次行业经验告诉我,在国内开设计公司是个很扯淡的事……要么弄得跟皮包公司一样,到处揽活,然后找临时的人来做单。要么招一把业务员去拉来客户,还要找N多各级水平的设计师出稿,然后反复满足SB客户的SB需求。为了赚钱,你不得不告诉员工,生存就是这样!这就像把我的“无能”放在显微镜下集体观影一样痛苦。本来我嗤之以鼻的东西,现在反而让我去教别人,去强迫别人不得不这么做,太可笑了。为寻梦而选择流浪的孩子们,如今又在追求什么呢?那些时过境迁的虚幻,是不是早就被更新版本了?梦想是个无底洞,到底是要位高人尊被人瞧得起?还是富足无忧衣锦还乡?是要稳定的按部就班?还是要不断折腾以填埋空虚的未来?

如果以后我能重新做着理想的梦扬帆远航,那这个妥协就是暂时的。如果不能,我已尽力了……    ——致那些为梦想而流浪的日子

查看更多...

分类:博客 | 固定链接 | 评论: 5 | 引用: -11 | 查看次数: 4861

于宝微博原创精选-6 (20条)



能传播给你的“设计经验”,只能让你成为一位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设计师。但想成为“伟大”的设计师,这些经验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固执己见。很多“过来人”会告诉你很多行不通的路,你可以不必浪费时间去走。但,这也是他们平庸的原因!

圆滑世故本身不是坏事,圆滑的同时却还让人感觉出你特有的棱角和性格,这点才是很多真正的强者特有的,值得学习的从来不是那些让人一眼识破的马屁伎俩,而是那些明知让人当炮灰,对方还会甘愿赴死的大智慧。这就是强者的独特之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成功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我们恨贪污腐败,是因为那些的好处没落到自己身上,这是嫉妒心,不是正义感!哪天这些极具“正义感”的愤青上位了,会更变本加厉的。

幸福感是比较级。当手握特权豪车大波MM的某些人,纸醉金迷的卖弄自己的权钱名利时,我们还在挤着公交车为那点生活费而绞心奔波,还要面对贷款,婚姻,工作这些杂七杂八的压力。即使在要饿死的人面前,我们也不会因为手拿半个凉馒头,看着对面桌上山珍海味没权利吃而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吧?

查看更多...

分类:博客 | 固定链接 | 评论: 2 | 引用: -11 | 查看次数: 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