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的信息过剩时代~



“互联网上应有尽有,互联网是人类知识智慧的海洋!不上网就落后于这个时代了!”这话在十年前是新锐的……十年过程中,中国完成了互联网的初级阶段。但,一味的追求内容为王的互联网,却从极致走到了偏执。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内容的重要性,于是门户网批量崛起,越做越大的将风投和融资吸入囊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盛行,微博时代貌似摧枯拉朽的信息数据挖掘更加剧了信息过剩巅峰时刻的进程。当互联网用户对频繁的信息轰炸已经表现出抵触情绪的时候,为了不至于被人起腻轰走,信息乔装上阵!SNS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伪装成了互联网新秀,但它的核心也离不开数据和信息,并且这次的触角伸入到每个人的私生活深处……当打开固定的网页和软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之后,我们的生活沦陷了!我们一小时不刷微博就患得患失,一天不上网就恍如隔世……机器们赢了,它们作为伪善的毒品战胜了我们,这个过程只用了10年……

信息是无形财富,是战略资源。但殊不知,财富的巨大诱惑常常会让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过分膨胀的资源有时也会变成一种过重的负担。信息的这两种"副作用",被专家们概括为信息上瘾与信息过剩。
信息上瘾主要是扰乱个人生活,而欧、美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由于信息供过于求而产生的信息过剩,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企业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
英国路透社下属的一家公司曾对1300名欧洲各国的企业经理进行调查,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由于每天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他们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他们的决策效率已经受到影响。调查人员认为,目前收集不少信息所耗费的成本已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据IBM公司测算,目前许多企业花费昂贵代价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只有7%真正派上了用场。仅在英国,由于信息过剩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每年要浪费3000万个工作日,折算下来,相当于3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迅速普及,使得信息采集与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目前Internet上的主页已达到2亿页,并正在以每天12万页、近2500万单词的速度递增。全球印刷信息的生产量每五年翻一番,《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就相当于17世纪学者毕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总和。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的信息生产总和。汹涌而来的信息让人无所适从,信息上瘾与信息过剩现象,从两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在提供机会的同时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法国信息专家罗斯奈向与会的各国首脑和工商界领导人呼吁,要像节制午餐一样进行"信息节食"。开发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和研究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现已成为信息技术界的一大热点。有消息说,美国政府准备拔款7500万美元,实施解决信息过剩问题的专项研究计划。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初现端倪,信息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如何更好地消除信息发展的"副作用"显得更为迫切,因为它将决定人类是变成信息的某种俘虏还是成为信息的真正主人。

信息过剩并不是说你过多的阅读,而是所有输入信息的过剩。如果你让所有的信息都涌进大脑,这当然会导致难于清晰思考,因为刺激源太多了。而这种习惯可能会存在的弊端:你所接受的一些信息也许会是消极的。媒体和周围环境会因种种原因提供一种消极的信息。如果你没有根据需要对信息加以选择,也许你就会陷入消极之中,从而影响到你的所思,所感,所为。这会使你急于追赶当今发生的事情,然而每时每刻都有十几件事同时发生,想要追赶上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的生活会因此充满压力。

如果你持续被信息轰炸,并且还试图将所有信息分类,那么你将很难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得到过多的信息,就会造成某种形式上的瘫痪,一事无成。或者你会被这种习惯所困,终日急于忙碌在一些非重要的事情上。为了可以集中精力,清晰思考并付诸行动,你就需要在吸取信息时更有选择性。当你工作时尽可能的避免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关掉电话,断开网络,关上大门。你就会不可思议的发现,当你没有每隔两分钟就被打扰一次,没有随时出现的QQ对话框不停闪动,没有对时刻挂机的微博不停刷新,没有机会因浏览RSS-feeds或喜爱的网站而拖延时,居然可以完成这么多的事情。

现在并非建议你停止阅读所有的博客或报纸。但是一定要清楚哪些是你真正想要阅读的,哪些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同时你也可以查看其他开阔性信息的领域。比如说,你没有必要陷入所有来自周围环境的消极情绪。如果周围的所有人都在拖延或者焦急的忙于各种非重要的事情时,你会很容易被这种情绪所影响。起初我们相信“信息就是财富”,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财富。信息灵不灵、信息流通畅不畅成了判断一个人、一个地方的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好了,现在信息灵得不得了,信息流通畅得不得了,人又受不了了。蜂拥而来的信息瞬息万变,纷纭繁杂,如万炮齐鸣,向我们轰来,信息爆炸成了脑袋爆炸,于是头昏脑涨,于是紧张不安,于是烦躁疲倦,于是压抑沮丧,于是恍惚忧虑,于是性格孤僻,于是喜怒无常,于是思维判断力下降,如此等等,“信息过剩综合症”就来了。

信息综合症是现代病的一种,又被称为信息污染症。由于最早出现在日本的科技城筑波,又被称为“筑波病”,起先是日本人的专利,后来发现,全世界都有,现在中国也遍地都是。信息过剩的背后实质上为短缺和宽裕共存的问题。就如同女孩子早晨起来难逃的挑衣服的苦恼一样,最大的痛苦不是没得穿,而是衣服太多,不知道挑哪件……



[本日志由 admin 于 2022-05-31 10:54 AM 编辑]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评论: 1 | 引用: -6 | 查看次数: 3822
阿卜[2011-08-11 05:19 PM | del]
总体来讲,利大于弊吧!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1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关闭